2、节俭不是吝啬

成功新华/著

  一般人往往把节俭和吝啬看做是一对孪生儿,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现代汉语词典》对“节俭”的解释是:“用钱等有节制。”什么叫用钱有节制,法国著名作家纪德解释说:“一般说来,节俭两个字的解释,似乎是‘省钱的方法';其实不对,应该解释为‘用钱的方法'。我们应该把钱用得清清楚楚,十分恰当,那就是真正的节俭了。”原来,“把钱用得清清楚楚,十分恰当”,就是节俭。用钱,要当用则用,当省则省,不胡花,不瞎花,是节俭。使物,要物尽其能,物尽其用,把物的价值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来,不挥霍,不浪费,是节俭。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怎样去购置必要的家具,怎样把钱花在必不可省的用途上,怎样开销衣、食、住、行、育、乐……总之,我们应该把钱用得清清楚楚,十分恰当,那就是真正的节俭了。

  而“吝啬”却是恰恰相反,当用不用,不该省的却拼命去省。

  我们的先辈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问时,也从历史的变迁、世事的兴衰中认识到了节俭的必要性。从提出“情而侈则贫,勤而俭则富”的管仲到告诫“节俭则昌,淫侈则亡”的墨子;从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大不能贫”的荀况到写下“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李商隐;从《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不论在哪个朝代,节俭总是被看作持家立业的根本,安邦定国的保证,一种应该代代相传的美德。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常见一个身着白色睡衣的女人像影子似的穿行于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熄灭仍然通明的灯光……这是当今世界最富有的女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据说,她的财产价值不下 25 亿英镑。伦敦市股票交易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女王掌握的股票至少值 20 亿英镑。仅她所用的白金汉宫 ( 被认为是世界最佳住宅 ) ,价值就超过 10 亿美元。她拥有许多艺术珍宝和使任何私人集邮者都逊色的邮票,还拥有一些商店、剧场、私人住宅、森林、旅游区、英国海滩的一半,等等。而王室的电话和邮票是免费的,并且,免交各种捐税,这又使其增加了财富。

  虽然如此富有,但她非常注意节俭,她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她会为哪怕是最小的浪费而生气,在人们中,流传着许多有关女王节俭生活的故事。

  在白金汉宫,不仅照明,而且供暖也是保持在最低限度,因女王用小电炉来暖和宽敞的大厅,应邀到郊外农村的皇家住宅去作客的人,被告知需带毛衣,因为那里“暖气并非整天 24 小时都供”;而且还请应邀者自带酒去,因为“我们并不是大酒鬼”。为了节约,提取皇家食品储藏室的食物需通过电子计算机计算。

  皇宫里相当部分的家具已经“老掉了牙”,几乎要散架了。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以来,皇宫里的家具从未更新过。当参观皇宫者看到经过修补的沙发和地毯、已经很不像样的挂毯、满是灰尘的书房时,无不为之惊叹。为了节约,女秘书们要用电子邮件来回复白金汉宫收到的数以千计的信件。  女王坚持皇家只用上面印有盖尔斯王子纹章的特制牙膏,因为这种牙膏可以挤到一点也不剩下。女王如果看见掉在地上的一根绳子或带子,也要捡起来塞进口袋里,可能在什么时候这些东西会有用场。女王很喜欢马,但在马厩里,马不再睡在干草上,而是睡在旧报纸上,因为干草太贵。

  女王自己以身作则,同时要求其家人也要按节约精神办事。就是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钱包也是扣得紧紧的。看到饭馆里酒价飞涨,到了圣诞节,他请宫廷人员在一家豪华旅馆里吃饭时,他便自己准备了一些酒带去。一般是不能这么做的,但饭馆也只好随其所便。在 2008 复活节期间皇家人员参加宗教仪式时,安娜公主的小儿子彼得·菲利普斯穿着一件显然是太肥而且已经相当残旧的外套,那是爱德华王子 15 年前穿过的。不久前,卡洛王子在桑德林厄姆附近一家商店里买了一件羊毛衫,还不算太贵,花了 37 英磅。

  生活穷困固然要节约,生活富裕也要节约,因为节约不仅仅是艰苦度日的法子,更是一种美德,一种觉悟,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理性选择,尤其是生活富裕时更应如此。

  节俭是一种美德,节俭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手段,节俭是穷人成为富翁的武器。节俭不仅能积累财富,还能培养人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奋发向上的品质。很难想象,一个挥金如土、贪图享受的人,会成为艰苦创业之栋梁。

  有一次,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下班想搭公车回家,差一毛钱,就向秘书借并叮嘱说:“你一定得提醒我,免得我忘了。”秘书笑道:“请别介意,一毛钱算不了什么。”他却正色地说:“你怎能说算不了什么,把一块钱存在银行里,要整整两年才有一毛钱的利息啊!”

  洛克菲勒习惯到一家熟识的餐厅用餐,餐后,给了服务生一毛五分钱的小费。有一天,不知何故,他只给了服务生五分钱。服务生不禁埋怨说:“如果我像你那么有钱的话,我绝不吝惜那一毛钱。”

  洛克菲勒听后笑了笑说:“这就是你为何一辈子当服务生的缘故。”

  还有一次洛克菲勒来到纽约一家旅馆,要住最便宜的房间。他向经理问道:“这里最便宜的房间一晚多少钱 ? 我是一个人住,只需要一个很小的房间。”

  经理告诉他后说:“您为什么要住这样简陋的房间 ! 您的儿子来我们这里从来都是住最贵的房间,您却要住最便宜的房间。”

  洛克菲勒诙谐地说:“是的,因为他 ( 儿子 ) 爸爸是个富翁,但我爸爸不是 ! ”

  洛克菲勒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要勤俭节约。每当家里收到包裹,洛克菲勒拆看过包裹后,总会把包裹纸和绳子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洛克菲勒家里还有一个规定: 7 至 8 岁的孩子每周只有 3 角的零花钱, 11 至 12 岁的每周有 1 元, 12 岁以上的每周有 3 元。这些零花钱每周发一次,同时发给每人的还有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楚每笔钱支出的用途。当下次领钱时需要孩子们将账本交给家长审查,钱帐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增发 5 分钱,反之则减。洛克菲勒家里有四个孩子,洛克菲勒却只给他们买一辆自行车,让他们四个人自己分配,轮流骑。最小的孩子小约翰, 8 岁前几乎穿的全是裙子,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小,穿的都是前面三个姐姐留下的。但在对待邻居孩子身上,洛克菲勒却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在金钱和其他方面给予帮助。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所拥有的财富超过了 10 亿美元,他平时花钱却十分节俭,但他捐出做慈善的款项却高达 7.5 亿美元。

  也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这无可厚非。在生活上我们没有必要像泼留希金那样穿得像个乞丐,也不必像老葛朗台那样为了几个铜板不顾妻子女儿的死活,更没必要像严监生那样临死还惦记着那根没灭的油灯芯。我们尽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享受必要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肆意摆阔,当我们为了自己一时的快活一掷千金的时候,也不妨想一想那些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

  节俭并不等于吝啬,慷慨也不等于浪费。从小处看,节俭是为了自己;大而言之,节俭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几个钱的问题。创建节约型企业、建设节约型社会得从每个人做起,更何况我们的财富是有限的,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

 
关 闭
Copyright © 2003 Jinluo.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