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巨大的成本包袱使企业举步维艰

成功新华/著

  有入说,品牌、核心技术和成本是中国企业必然面对的三大困境。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许多企业在前两个困境中日趋成熟,但是面对高成本的袭击,却有一大批企业手足无措。

  有媒体对 800 多位国内企业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 46 %的企业家认为目前经营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关键; 95 %的企业家承认自己有七成以上的时间都在进行降低成本的尝试。

2008 年中国不少企业都遭遇了经营困难。造成中国部分企业遭遇经营困难的原因有这四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市场需求明显减弱。

  第二个原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 2008 年 8 月份以前,人民币升值、各类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用工成本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多种因素叠加,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

  第三个原因: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目前,企业贷款与其占整个经济的份额、占劳动力的份额、占出口的份额、占利税的份额不对称。同时,随着产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增 多,企业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

  第四个原因:一些企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不强。不少企业管理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技术,有的企业盲目扩张,盲目跨业经营,难以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不可避免。

  据统计, 2008 年上半年中国有 6.7 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 1 万多家,有 2 / 3 的纺织企业面临重组。

  对一个企业来说,战略、规模实力、核心能力和品牌都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都不是企业经营的目的。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而企业的利润和成本密切相关。

  企业家们都非常熟悉这个公式:利润 = 收入一成本。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中,其实蕴藏着企业赖以生存和创造财富的秘密。它告诉我们,当收入不变时,成本越大则企业的利润就越少。可见,在微利时代,降低成本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根本途径之一。对任何企业来说,节约成本开支、降低产品售价,都是提高竞争力、改善经营效益的关键所在。

  高成本让企业的经营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在美国,如果有哪一位企业家说他所经营的企业的利润率能够达到 5 %,那么听到这个消息的所有企业家都会跳起来问:这是什么行业 ? 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利润率 ? 接下来他们就会考虑自己是否可以介入该行业 ? 自己有哪些优势 ? 如果自己没有优势,是否可以通过收购的方式得到这样的企业 ?

  如今,市场越来越规范,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夜暴富的神话已难再有。而且,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利润空间稍大,就必然会导致大量资本迅速进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只能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

  但是,降低成本并非易事。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外企业的迅速进入,国内资源已经呈现短缺的势头,价格不断上涨,企业支付的相应成本大幅度上升。

  由于石油、煤炭、电力、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基础性资源价格的上涨,几乎所有行业的企业都陷入高成本经营的困境。

  原材料、生产成本持续上涨,让企业员工自觉控制成本变得非常重要。但是怎么才能让员工控制好成本呢 ? 干锅居餐饮连锁机构的办法是,对于每个岗位都进行统计。

  比如每一个连锁店,如果这个连锁店做了 1 000 人的餐,但是用电、用水、用煤气都与另一家店有很大出入,那么就要研究其中的问题,对做得好的店长给予奖励。这种制度实行以后,每一个店都开始自觉地控制成本。

  比如,一个大厅有 5 个空调,在实行岗位管理以前,可能不管有几桌客人,大厅的服务员都会打开 5 个空调。实行岗位管理以后,如果大厅只有 5 桌客人,服务员会自觉地只开 3 个空调,如果是 3 桌客人用餐,服务员只会打开 2 个空调,这样成本意识就贯彻到了每个服务员身上。

  对于原料也进行严格的管理。比如,按照进货单据,知道当月进了 1 000 份鸡,而查找销售票据,可以确定当月只销售了 990 份鸡,那么,这 10 份鸡是在什么地方损失的,存在什么合理不合理的情况,就必须由店长查明,给出解释。

  在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制度下,这家企业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很好地控制了成本支出,避免了亏损。大,就必然会导致大量资本迅速进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只能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

  但是,降低成本并非易事。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外企业的迅速进入,国内资源已经呈现短缺的势头,价格不断上涨,企业支付的相应成本大幅度上升。

  由于石油、煤炭、电力、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基础性资源价格的上涨,几乎所有行业的企业都陷入高成本经营的困境。

  原材料、生产成本持续上涨,让企业员工自觉控制成本变得非常重要。但是怎么才能让员工控制好成本呢 ? 干锅居餐饮连锁机构的办法是,对于每个岗位都进行统计。

  比如每一个连锁店,如果这个连锁店做了 1 000 人的餐,但是用电、用水、用煤气都与另一家店有很大出入,那么就要研究其中的问题,对做得好的店长给予奖励。这种制度实行以后,每一个店都开始自觉地控制成本。

  比如,一个大厅有 5 个空调,在实行岗位管理以前,可能不管有几桌客人,大厅的服务员都会打开 5 个空调。实行岗位管理以后,如果大厅只有 5 桌客人,服务员会自觉地只开 3 个空调,如果是 3 桌客人用餐,服务员只会打开 2 个空调,这样成本意识就贯彻到了每个服务员身上。

  对于原料也进行严格的管理。比如,按照进货单据,知道当月进了 1 000 份鸡,而查找销售票据,可以确定当月只销售了 990 份鸡,那么,这 10 份鸡是在什么地方损失的,存在什么合理不合理的情况,就必须由店长查明,给出解释。

  在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制度下,这家企业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很好地控制了成本支出,避免了亏损。  在应对人力资源困局这方面,干锅居的经验是挑选员工 |1 不会先挑价钱便宜的,而是以是否有餐饮业从业经验作为标准。有经验的员工,即使贵一些也在首先考虑之列。

  干锅居算了一笔账。假设一名新员工月薪 900 元钱,而一 1 名有经验的老员工月薪 1200 元钱,表面上看老员工成本高,但是实际上老员工更划算。因为你如果雇佣新员工,你可能要雇佣 3 个才够用,那么成本为 900 × 3=2700( 元 ) ,而如果雇佣有经验的老员工,可能两个人就够了,那么成本为 1200 × 2=2400( 元 ) ,雇佣新员工比老员工总成本还要贵 300 元。不仅是雇佣老员工工资支出上比雇佣新员工划算,而且从员工吃饭、住宿成本上看,由于老员工人数少,这方面的成本开销也少了。

  企业还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员工的流动性问题,企业希望:员工能在企业多工作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新员工工资待遇低,容易跳槽。别的地方有稍微高点的工资待遇,新员工就可能跳槽了。而老员工由于工资待遇高,因此相对比较稳定,愿意留下来。

  在北京和上海,干锅居都设立了自己的加工厂,主要加工核心产品——配火锅的酱料。一般的企业,生产酱料的工人资基本都是固定的,靠奖金来激励。但是干锅居的酱料生产车间工人没有基本工资,都是按照生产酱料的多少计件取酬。这样一来,不仅工作效率提高,人员减少了,而且员工的工资反而提高了。

  干锅居餐饮连锁机构应对高成本的案例,值得那些饱受高成本困扰的企业借鉴和参考。虽然降低成本并非易事,但多换几个角度想问题,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手段。造成高成本的因素无非来自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无法克服,内部因素却是可以克服的。企业内部要解决人为因素抬高成本的顽疾,这样就能减轻一半来自高成本的压力。干锅居餐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有想尽办法把成本降低下来,企业才不会在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关 闭
Copyright © 2003 Jinluo.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