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在问题发生后,在媒体追根究底时,中国公司总裁却迟迟不愿站出来表达企业观点,而是采取逃避的方式,始终不愿向公众说明事件的真相。如果当初由企业的最高统帅或形象代言人来接受记者采访,以此表明公司对此事的重视和解决问题的诚意,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轩然大波了。
罗式集团在发病高潮初起的时候,只是把媒体当做了广告的工具,而没有顾及到媒体作为多面手的角色,要知道关键的时候如果没有处理好媒体关系,媒体很可能帮倒忙。
3误区之三:媒体只是一种手段
媒体被有的营销管理者认为是宣传自我的一种手段,是揭露敌手的有力工具,没有被纳入自我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没有被看做企业的一分子。
其实,他们犯了短视的错误,企业要实现自我形象的宣传,实现企业信息的扩散,必须通过媒体,媒体掌握了企业的“话语权”,扼住了企业的咽喉。没有了媒体,就没有了企业的宣传门户,没有了媒体支持的企业犹如长了嘴的“哑巴”,发不出声音。
相反的,媒体的饭碗就是企业的广告,靠与企业合作来实现其赢利的目的。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虽然两者之间只有利益的关系,两者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各自的利益,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两者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同时,相互依存,相互利用。“赤裸裸”的经济利益,决定了它们之间只可能是永远的利益,不可能是永远的朋友。
在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从“巨能钙”到“三株”,到 “中华灵芝宝”,其之所以风靡一时,人人皆知,与其广告投放有很大的关系。它们通过广告来大肆炒作概念和宣传夸大功效,达到其赢利的目的,媒体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又正是因为媒体,众多保健品纷纷下台。所以,媒体是一个利益实体,是由利益驱动的,哪里有利益来源,哪里就有媒体的参与。
海尔:媒体沟通的典范
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海尔,在媒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如果评选中国最佳品牌传播企业,人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投海尔一票。因为,近年来,央视以每年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一分半钟在“新闻联播”中介绍海尔,央视所有节目中介绍海尔的时间长达7个小时。 谁都知道央视的广告是天价,谁都知道央视的影响力有多大。而获得这一切,海尔却没花一分钱。海尔的客户服务历来首屈一指,而在“客户”正变得无处不在的今天,海尔又是如何向新闻媒体这一特殊客户提供“服务”的?
海尔集团专门从事媒体宣传的人员就有数十人,海尔把媒体作为“客户”来经营,他们看准了媒体是出思想的机构,因此海尔不断地创新,不断出新思想。
海尔集团的二号人物——“张瑞敏背后的女人”——杨绵绵总裁,讲了一个“摔手机”的小故事:
海尔刚开发手机时,海尔人就坐在一起研究海尔的手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独特优势。研究结果是,手机必须不怕摔。而他们也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有一次,杨绵绵作为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人大会议。会后,和一帮记者在一起吃饭。为了让记者知道海尔的手机有多棒,她“呼”的一下就把手机扔到地上。结果,媒体上就出来一篇文章《杨绵绵在北京摔手机》。不知道的,还以为海尔的手机业务不好,杨绵绵气得摔手机。但实际上,那篇文章是写她通过摔手机来让记者见证海尔手机的质量。这个故事影响力很大,比她说这部手机经历了多少的工序,制作有多么精良更有说服力。
媒体沟通之道
1深刻了解媒体传播的特点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在媒体沟通方面,首先就要明白媒体是什么?媒体的分类有哪些?媒体的侧重点是什么?不对媒体有所了解,就不可能把握媒体,运用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