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妥善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1)

祁定江/著

  对企业来说,媒体犹如一个放大镜,它能放大企业的优点,也能放大企业的弱点。媒体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也是危机事件的导火线。因此,在口碑营销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略与媒体的沟通,处理得好,媒体就是为企业塑造口碑的鼓手;处理不好,媒体就是企业好口碑的对立面。  

  三株倒闭、冠生园破产、巨人倒塌,我们抛开其深层次管理方面的原因,其导火事件都是媒体的新闻升级,因此,生存在现代媒体多元化和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媒体对于其报道事实的快速性和抢镜效果的鲜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营销管理者来说,不仅仅需要的是管理部门的能力,还要有把握媒体的本事。

  对媒体认识的三个误区  

  虽然媒体对企业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对媒体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最基本的是以下三个误区:

  1误区之一:逃避媒体  

  媒体是营销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有的营销主管和部门经理,看到记者就开躲,不愿意在媒体面前露脸,对媒体和记者处处设防,甚至有的企业打出“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口号。  他们说:我们不做广告,不用跟媒体和记者打招呼。其实,媒体不等于广告,媒体包括的信息广泛,我们或许不曾直接与媒体打交道,但是会间接与他们打交道。而且媒体就像探照灯,无时无刻不在扫视着你,一有风吹草动,立刻主动出击,不管你是否搭理他们。 2误区之二:广告 = 媒体 

 媒体有什么分类呢?大致可以分为:报纸媒体、杂志媒体、电视媒体、电台媒体、户外媒体、直投媒体、网络媒体等。有些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对于媒体的认识不够。  

  由于其业务的局限性,被拓展产品渠道和提高产品知名度等主体业务掩盖,只是把媒体作为一种宣传和广告的工具,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媒体是“放大镜”也是“显微镜”,特别是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的嗅觉日益敏锐,媒体不会因为你没有想到它就不来找你,他们将发挥显微镜的作用,在茫茫的企业群中发现你这个微小的个体,然后发掘你潜在的可以作为报道素材的东西。  

  如果你做的足够好,媒体将你的优势和闪光点加以扩大,发挥其放大镜的作用,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如果你出现了差错,肯定逃不过他们敏锐的视觉和听觉神经,然后他们又要发挥放大镜的作用,将你的错误放到最大,你的公司也就由此告终。 

 甚至一些规模已经相当大的,或者跨国集团也会犯这种错误,最典型的是“非典”时期的“达菲”事件。  

  2003年2月8日,广州出现流行疾病,几家医院有数位患者死亡,而且受感染者多是医生。“死亡”让不明真相的人们大为恐慌,谣言四起。 

 2月9日,罗氏制药公司于广州召开媒体见面会,声称广东发生的流行疾病可能是“禽流感”,并告之其产品“达菲”治疗该病疗效明显。罗氏公司的医药代表也以达菲可以治疗该病而敦促各大医院进货。  

  该媒体见面会的直接后果是为正在浪尖上的谣言推波助澜,板蓝根及其他抗毒药品脱销,价格上涨几倍甚至十几倍,投机商大发“国难财”。“达菲”在广东省内的销量伴随谣言的传播而扶摇直上。2月8日前广东省内仅1000盒,2月9日后飙升到10万盒。曾有顾客以5900元买下100盒“达菲”!  

  2月15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质疑“达菲”:“禽流感”恐慌与销量剧增有何关系?》的署名文章,指责罗氏制药蓄意制造谣言以促进其药品的销售,并向广东省公安厅举报。罗氏公司的商业诚信和社会良知受到公众质疑,其形象一落千丈。同时,罗氏制药还将面临严重的市场危机,直接的后果是“达菲”销量的直线下跌。《南方都市报》的消息发出后第二天,广州某医院“达菲”的销量就下降到不到10盒(以前每天要售出100多盒),更有消费者提出了退货要求。  

 
关 闭
Copyright © 2003 Jinluo.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