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丰田汽车“霸道”广告风波(2)

祁定江/著

  ★败笔二:广告设计放大负面情绪 ,增加了口碑的负面传播效果  

  细看丰田的两则广告,可以看出这两则广告都在传达着同样一个信息,那就是:霸道!   霸道。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蛮横,不讲理。丰田的两则广告则正是准确传达了这样蛮横不讲理的信息:在恶劣条件下,东风卡车只有被丰田车拖着才能前进;丰田驶过,连石狮子也“不得不敬礼,不得不尊重”。   

  人们对“霸道”的人和事,大多是厌恶、反感。丰田公司将“Prado”(本意为平原)译为“霸道”,并用广告去阐述,实际上在引导一种不良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日本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遗留毒气弹伤人事件,一再触动日本侵华战争那道历史的伤痕,让中国人生起警惕与愤慨之心,激化了对立的情绪,让相当多的中国人不肯忘却与“谅解”,只要稍有风吹草动,民间的愤怒情绪就会再一次发作。不管怎样为这种民间的愤怒命名,无论说它狭隘还是偏激,但都不能不承认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事实在当代的折射,无论是从事经济还是文化活动,都不能不考虑到中国人的这种情绪。而丰田霸道广告的设计者正是忽略了这个愤怒与疼痛的“语境”,在运用狮子符号时又过于轻率,才导致了这场尴尬的局面。

  ★败笔三:忽视媒体与顾客的声音,对危机事件处理不当  

 针对这两则广告的出台,一时间国内各大媒体纷纷发出质疑,网络上更是一片笔诛口伐之声,有的网友甚至将其广告内容进行PS处理,讽刺丰田汽车这一霸道行为。  

  但丰田公司面对媒体与顾客的质疑,表现得却很不主动,只是在事后发了一个道歉声告就了事了,没有再做其他任何措施对受损的品牌形象进行补救,直接导致了新款“霸道”车的销售遭遇滑铁卢。  

  所以,丰田公司选择这样的广告创意在中国推行是非常愚蠢的。制造一个产品的争议点,有利于人与人的口碑交流。但是,广告如果出来的是一个负面的效果,即使制造了争议点,也只会产生产品的负面口碑,使得消费者抵制对这种产品的使用。同时,丰田公司面对负面口碑效果的传播的不作为,更是其失败的原因。

 
关 闭
Copyright © 2003 Jinluo.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