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善于借势,他山之石以攻玉(2)

祁定江/著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上面我们说过,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可以借资金、借人才、借技术、借智慧。  当企业认识到自己缺乏某样东西,而自身无法满足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借“他山之石”。比如,由于我国许多企业在资金和技术上与国际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如何借鉴世界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利用外资发展国内品牌,就是国内企业目前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 

 而现实中,已经有企业开始借助外资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中法合资的天津王朝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有着上千年葡萄酿酒史的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瓶酒仅卖2元钱,而法国的人头马极品“路易十三”居然卖到上万元。技术的差距,品牌的差距是导致价格悬殊的关键。天津市葡萄园下属的葡萄酒厂决定通过合资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经过多方努力,他们找到了人头马集团并达成合作。中方以厂房作价占股份62%,外方以相当于5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占股份38%,中法合资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成立了。

  数年之后,王朝干白、干红的年产量由10万瓶发展到1800多万瓶,销售收入由20万元增长到2亿多元,总利润也由不足万元增长到9000多万元。

  但是,与人头马合资,中方从一开始就没想用驰名世界的人头马牌子,而是坚持创王朝自己的牌子。自1984年以来,王朝与法国人头马在国际市场上并蒂争艳,先后获得14项国际金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朝葡萄酒还以符合东方人的口味特点,获得了国内市场的认可,在葡萄干酒中占据了国内50%的市场份额。 

 可见,利用他山之石,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目前王朝已经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与它在合资控股的道路上积极地吸取经验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才会有中国人自己的名牌——王朝的诞生。 

 2“借自己之势”  

  所谓“借自己之势”,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五粮液一连生了许多的“子孙”,什么“浏阳河”、“京酒”之类,名目繁多。这些酒颇有些让人说不清、道不明:你说它不是五粮液吧,它却是五粮液酒业出品的;你说它是五粮液吧,它又叫“浏阳河”、“京酒”等。据说,这些酒卖得都挺不错。为什么?还不是借助了五粮液的品牌之势!

  3借“名人星光”  

  对于借“名人”之势这一点,在这里不想赘述了,因为大家对这方面已经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百事可乐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对“名人”的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将年轻群体作为目标顾客群的百事可乐在每一次选择“名人”上,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所以,很多消费者认为百事可乐的代言明星不仅要比可口可乐的多,且知名度更大,明星的口碑也更好。  

  4借“变”势,成大事  

  在前面提到的三星借奥运之势走向辉煌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事件是企业的借势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当然,类似奥运的大事件往往要求企业有着相当的实力来投入。  类似奥运的活动并不单单指体育类的大事件,还有“申奥让世界走向中国”、“神五飞天”等都有着相同地位的意义。  

  几年前的“神舟五号”上天时,某些企业就借助“神五飞天”也一飞冲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赞助商蒙牛就曾经以此为核心,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事件营销,打了一场漂亮的整合营销战,最终也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这次事件营销后来被评为当年度“中国广告业十大新闻”之一。  

  5优势结合、互造声势  

  借势营销在目前还可以常常用在战略联盟的强强企业之间,使两个各具优势的企业互造声势,从而达到营销效果。  

  1997年10月,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罗伯特·戈伊苏埃塔不幸去世,世界各地的麦当劳快餐店全部下半旗致哀。1998年3月,在阳光明媚的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来自109个国家的18万名麦当劳员工欢聚一堂,召开两年一度的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可口可乐公司新任董事长道格·艾佛斯亲临现场祝贺,并表示将给他最大的买主继续提供最优惠的支持。  上面的这几种借势营销的具体策略只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较常用的做法,而具体的企业要如何借势,还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状况和所借之势的特征来具体策划,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 闭
Copyright © 2003 Jinluo.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