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做大事的心态做好小事

宿春礼 邢群麟 编著

工作无小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值得我们去研究。即使是最普通的事,我们也不应该敷衍了事或轻视懈怠,相反,你应该付出热情和努力,多关注如何把工作做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许多与我们同时起步的人,和我们一样帮着简单的小事,但是后来逐步晋升于我们之上,原因之一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相反,他们深知大事是由小事聚焦而来的。

有一位成功人士常常这样忠告他身边的人:“责任无处不在,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满怀责任感地去完成它。对小事不负责,常常会酿成大的恶果。”

在现实生活中,“做大事”是年轻人以及一些一直不得志的人向往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看来,做大事才有出头之日,可问题是,大事都是由小事构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即使让你修建万里长城,也得一块砖一块砖地垒,不做小事,又何来大事的成功呢?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不了小事,又如何做得了大事呢?

有一位博士生,在他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半年内,始终找不到工作。半年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他每次找工作,都强调自己是博士生,擅长企业战略策划,要求做战略策划总监,而事宜上他并没有多少工作经验,更无成功案例。于是他决定从基层工作做起。

他先是把自己的中学毕业证书拿出来,到一家公司应聘打字员,结果马上找到了工作。打字,在任何企业都只能算是“小事”,学历稍微高一点的人都不屑于去做。然而,这位博士生却做得非常认真,经他手打印的文字材料非常漂亮,尤其难得的是,他对一些重要文案提出的修改意见得到了公司老板的高度赞赏。

老板给他换了岗位,让他做公司策划部经理。这一来,他的工作和自己的主攻方向一致了,他又一次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得到了公司上上下下的认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板通过调查,得知他是一位博士生。

他对老板说,他之所以用中学文凭应聘,一方面确实困为工作不好找;另一方面是想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证明自己的能力。老板没有责怪他的“欺骗”,反倒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并把公司策划总监一职给了他,让他全权负责公司的战略策划与实施。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新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还是丑恶,是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一个人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小事,无论是写一封信,出售一件货物,或者打一个电话,都在说明雕像或美或丑,或可爱或可憎。老板只要通过观看雕像,就能对其人做出评判。

所以,如果你做的工作本身就包括许多小事,你都应该全心全意做好,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成长,才会有加薪和晋升的机会。一个推销员,如果希望有一天能当业务经理,首要条件是把推销员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使业绩超过所有的人,才有希望获得经理职位。即使你是一个操作机器的工人,你只要能把时间全部用在机器上,了解它的性能,了解它每一部分的功能。如果你使用了几年的一部机器,除了会操作之外,对它一点都不了解,甚至于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也不知道,升迁和加薪就很难与你有缘。

工作中无小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即使是最普通的事,也不应该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相反,应该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多关注怎样把工作做得最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我国台湾地区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932 年,当 16 岁的王永庆在台湾嘉义开一家米店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三十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 200 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当时,一些老字号的米店分别占据了周围大的市场,而王永庆的米店因规模小、资金少,没法做大宗买卖;而专门搞零售呢?那些地点好的老字号米店在批发的同时,也兼做零售,没有人愿意到他这地角偏僻的米店买货。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但效果不太好。

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感觉到要想米店在市场上立足,自己就必须有一些别人没有做到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经过一番考察和思索,他决定在提高米的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的优势。

20 世界 30 年代的台湾,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很落后,稻谷收割后都是铺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砂粒、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所以,当时用于出售的稻米普遍夹杂着秕糠、砂粒、小石子等杂物,买卖双方也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突破口。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米质量就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深受顾客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在提高稻米质量见到效果的同时,王永庆还超出常规,推行主动送货上门的办法,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大受顾客欢迎。

就这样,王永庆在米的质量和服务上找到了突破口,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到顾客家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结果,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决定自己办个碾米厂。要把原来的小米店扩展为碾米厂,原来的铺面已经不够用,王永庆便在离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不远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面用来做铺面,里间则用作碾米厂。就这样,把事情当作事业来做的王永庆,就从小小的米店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把细微之处做到极致,便能扭转乾坤,小事可能是别人忽略的细节,小事也可能是举手之劳与人方便,但做好这些,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中,很多人认为工作是件很棘手的事。其实工作很简单,只要我们从心底实实在在从小事着眼,工作中又踏踏实实从细节着手,按照“让客户 100% 满意”的道理,认真地把企业做大做强。

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却能改变人的一生。

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车站的站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引导乘客进出站口,回答顾客的询问;清洁工每天都要打扫车站、保持车站的整洁。也许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处理文件、参加会议之类的小事,你是否已对此感到厌倦,是否因此而敷衍了事,心里有了懈怠。

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必要决想着做什么样的事情才能成大器,工作图名图利,惟恐有名有利的事漏了自己,想尽办法也要沾点光,对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看不上,不愿意去做。

成功不是偶然的,有些看起来很偶然的成功,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具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和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一位管理大师说过,小事影响品质,小事体现品位,小事显示差异,小事决定成败。可以说,无论是领导者、管理者,抑或是一个普通人,都不能忽视小事,可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对很多小事情不屑一顾。难怪有人说,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项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

从一件小事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从身这的小事做起,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关 闭
Copyright © 2003 Jinluo.Cn.All rights reserved.